近日,我院新生儿科首次开展LISA技术,成功救治一例小孕周、超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
10月12日,新生儿科迎来一个体重仅1495g,胎龄31周的早产宝宝。由于患儿胎龄小、体重低、发育不成熟,出生后不久就出现气促、呻吟、吐沫、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转入新生儿科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科副主任刘翠兰结合临床症状及胸片检查诊断患儿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立即予以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帮助患儿度过呼吸难关。
经过细致检查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新生儿团队决定为患儿实施我院首例也是我市首例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ISA技术)。整个用药过程非常顺利,患儿没有发生药物反流、烦躁不安、心率下降等不良反应,用药后患儿呼吸困难很快得到缓解,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危为安。
据刘翠兰介绍,LISA技术即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是在保证持续无创通气的基础上,用细软管替代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再给予药物,在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同时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相比经气管插管给药技术,该技术有效降低了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此技术的成功实施能有效减少早产儿肺损伤及神经系统损伤,降低早产儿后遗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瘫等,对改善早产儿预后有极大帮助。
此次成功开展LISA技术,填补了广安市此项技术空白,为成功救治小孕周、低出生体重的极早产儿、超早产儿开辟了新的技术手段。(魏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