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合理膳食
均衡的营养不仅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而且对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有着重要作用,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锌、硒、钙、镁等物质可增加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人们的日常饮食应包括蛋白质(豆蛋白、鸡、鱼、蛋和瘦肉等)、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和其他高纤维制品)、绿叶蔬菜和含果胶较高的水果(菠菜、白菜、甘蓝、芹菜、苹果、梨子、橘子、香蕉等)和必要的脂肪(亚麻籽油、鱼油、豆油、红花油、核桃、芝麻、南瓜籽等)。
方法二:加强锻炼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疾病的最好的“预防者和医生”。适量的锻炼能促进人体的内循环和内分泌,促进人体脏器机能的提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像耐力练习、舞蹈、太极拳、气功、健身操等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影响程度取决于锻炼者的运动习惯、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及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等诸因素。比如年轻人可以活动量大一些,如跳健身操等,年老者则需要一些舒缓的运动项目,如气功、太极等等。慢跑是最简单而又最受人喜爱的健身锻炼方法,但慢跑要注意时间和速度,一般在30分钟左右,每分钟的速度以150米为宜。????
方法三:调整情绪
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会给人体的植物神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一段时间内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人们常见的“上火”长口疮,实际上就是焦虑的情绪影响到人体免疫力,而使长时间潜伏在人体中的病菌得到了机会。如果长时间处在焦虑和悲观的情绪里,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对人谦让宽容、性情豁达开朗、保持良好心情。具体的“管理压力”的技巧,如静坐、放松和睡眠,使人产生幸福感,进而影响到血压、心跳和肌肉紧张度等交感神经的协调作用。
方法四:在平衡中追求健康
现代医学所说的“平衡”,是指人体各生理系统功能处于稳定协调的生命活动状态,即中医提出的阴阳平衡和西方医学提出的人体内酸碱物质的平衡。人体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六大系统应处于一种复杂的动态平衡中,只有这样人的免疫力才是最佳状态。而胡乱进补以及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都会破坏各生理系统功能的长期稳定,即失衡状态,这时即使吃得再多、再好,人体也不会处在最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