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点击量:次 更新时间:2024-11-29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提升全民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增强全民自我防护能力,在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关于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崩溃,使患者失去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并极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机会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迄今,尚无可以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也缺乏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的疫苗,人一旦感染艾滋病,身心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血液传播(静脉吸毒、血液及制品、吸入性诊疗等)

    性传播(同、异、双性等性行为)

    母婴传播(胎盘、分娩、哺乳)

 

    放心,这些接触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

    咳嗽、打喷嚏、谈话、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同住、同用一个浴池、坐便器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高危行为也就是有较高造成HIV病毒传播风险的行为, 如:无保护性交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非法采血点卖血或输血不正规机构经未消毒的纹身 、穿耳洞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

 

    何时服用阻断药能预防感染——

    发生高危行为后,可在72小时内(越早越好)去医院就诊,服用阻断药,阻止HIV病毒的感染。

 

     阻断药成功率——

     2小时内阻断效果最佳

     24小时内服用,阻断希望也很大

     72小时内服用仍有希望成功

     超过72小时则没有阻断效果了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

     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专家提醒:此时进行HIV抗体试纸检测即便呈阴性也不能排除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HIV核酸检测以及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无症状感染期。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专家提醒:此阶段若尽早发现并治疗,可能延长潜伏期,甚至可能使患者不发展为典型的艾滋病,得到和常人类似的正常寿命。

    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我们应该这样做——

    1、要树立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普及性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

    2、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时要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

    3、婚前要进行艾滋病检测,如果检查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及时告知结婚对象,并采取预防措施。

    4、如患有性病,要到正规医院积极规范检查和治疗,直到彻底治愈。

    5、积极寻求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服药,也就是在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前,遵从医嘱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或者发生危险行为后72小时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越早越好,需连续服用28天。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