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克难攻坚患者三年病痛一朝除——神经外科又成功完成运动中枢巨大肿瘤手术
点击量:次 更新时间:2017-03-23
编者:我院今年初引进神经外科高层次人才王海全博士之后,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神经外科仿佛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新技术的开展宛如春天的花朵次第开放:2月10日,成功开展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现已纳入常规治疗;3月1日,成功开展了脑干肿瘤切除术;3月8日,成功开展了脑功能区巨大肿瘤手术;最近又开展了桥小脑角巨大神经鞘瘤。可谓引进一个高层次技术人才,带动一个科室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带出一批技术骨干,造福一方百姓健康。
3月20日上午,笔者在我院神经外科病区看到,患者杜某已能下地自由行走,与20天前来院时走路不稳的他判若两人。
不幸身患重病 无奈求医未遂
患者杜某,广安区石笋镇人,男性,今年43岁。据患者及家属介绍,3年前发病时,曾先后外出到多家医院包括一些比较有名的大医院检查求医。当时已检查出其颅内长有8.5cm×7cm的深部巨大肿瘤,但由于肿瘤生长于脑内运动中枢的特殊位置,手术风险大,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患者术后瘫痪在床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患者咨询求医了多家医院都不愿接诊;加之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大医院的高额医疗费用也使望而却步。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平时头痛时就吃点止痛药,对病魔的肆虐始终予以隐忍。
如今我院就医 病魔得以祛除
被病痛折磨了3年的杜某,今年2月以来,感觉病魔对他的施虐已得寸进尺,常常头痛剧烈,走路不稳,而且病情还在进行性加重,已经是忍无可忍。
但到哪里求医,之前求医路上遇到的曲折又困扰着患者及其家人。
经多方了解和打听,得知我院神经外科已能开展类似疾病手术治疗后,3月1日,患者便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治疗。 面对这位特殊的患者,医生在与其家属沟通时,明确告知了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后,患者家属仍然强烈要求在我院治疗。于是,我院神经外科主任王海全博士带领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并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3月8日,王海全博士亲自主刀,在科室医生团队,以及手术室和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数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肿瘤被全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之前出现的头痛、行走不便等神经功能障碍已经消除。

王海全博士(左一)为患者手术
技术不断创新 造福更多患者
据王海全博士介绍,脑重要功能区比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脑功能区的肿瘤性病变,一直以来都是风险高、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手术,尤其是术中对人体重要功能的保护,或是挽救残存的重要功能,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希望术后不会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是避免已经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同时又想全切肿瘤,则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和微创理念的迅速发展,部分医院已经开展此类手术,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在王海全博士的带领下,之前已相继成功开展了颅内动脉瘤、脑干肿瘤等大型手术,现在又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脑功能区肿瘤手术,进一步彰显了我院神经外科日益增强的综合能力,以及我院多科协作的能力。据神经外科介绍,截至3月20日,在短短的1个月零6天的时间里,已成功为17位病人实施手术,切除20个动脉瘤(有的病人颅内有2个动脉瘤)。
这些技术填补了我院以及广安市在该类手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医疗技术达到了省内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这也给当地这类疾病的患者看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患者家属表示“以前发病后,只有送到成渝两地的大医院手术,在转送途中又极易造成生命危险;现在在本地医院就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了,确实便民利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