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杨军副教授来我院开展讲座
点击量:次 更新时间:2017-07-07


 

6月28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血栓与止血实验室副主任杨军副教授,来我院开展《肝素抗凝治疗的实验室检测及HIT》专题讲座。

杨教授首先与我院临床医生进行了交流,了解肝素(类)抗凝药物在我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为什么要检测肝素(类)药物,选用什么方法监测,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等。杨教授重点介绍了抗Xa因子活性(anti-Xa活性)在肝素(类)抗凝药物监测的应用。还介绍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低症(HIT)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对策。杨教授还通过临床案例分析,进一步分享了肝素(类)抗凝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使我院临床医生进一步理解了肝素(类)抗凝的监测及HIT的识别。

杨军,医学硕士,副主任技师,武汉汉江大学卫生技术学院特聘副教授,中国检验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专家委员,从事临床检验27年,发表署名论文30余篇,并多次受邀参加临床相关疑难病例查房,主要研究方向:ACS疾病的抗栓(凝)治疗及监测。


杨军教授在我院开展学术讲座1

主要抗凝药物的凝床应用如下:

普通肝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特殊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同时还有降血脂作用、抗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亦用于治疗冻疮、静脉曲张、神经性皮炎、浅表静脉炎等。

低分子肝素具有很强的抗血栓作用,是治疗急性静脉血栓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心机梗塞)等疾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其出血风险要小于普通肝素,在血浆中半衰期更长,更利于调节用药剂量。

磺达肝癸钠是一种抗Xa因子类抗凝药物,生物利用度100%,半衰期17h以上,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深部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利伐沙班是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直接的Xa因子抑制剂),具有起效迅速、效果可预期,和药物食物的相互作用有限,给药方便等特点。但服药患者一旦遭遇外伤极易出血,很可能危及生命,同时,对于肾功能减退、高龄患者应注意出血风险,需要通过监测调整剂量。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