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骨科脊柱组成功为2例患者实施了腰椎爆裂骨折侧前路微型切口、腰大肌前缘入路切开减压内固定术。这是我院骨科首次在传统大切口手术基础上开展此类新型微创理念手术,填补了本地区在此类疾病治疗上的空白,在省内同级医院也属于领先水平。
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都是因为高处坠落受伤,术前诊断为腰椎单节段椎体爆裂骨折伴脱位,继发椎管内中重度占位;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脊柱载荷评分系统评分均达到高分值。传统后路钉棒仅能通过钉棒的撬拨作用间接复位,无法达到直接复位及处理骨折块,且合并有医源性后柱稳定性再破坏,术后存在断钉、断棒等术后并发症。据介绍,对于此类骨折,前路复位减压内固定为最佳手术治疗方案。
我院骨科脊柱组李光胜副主任医师组织医生团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制定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式:行侧前路小切口减压内固定术。在做好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后,分别于8月6日、8月30日,在该院手术室及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下,由李光胜副主任医师主刀,胡敏副主任医师等配合,为两位患者实施了腰椎爆裂骨折侧前路切开减压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对于脊柱前中柱做了良好的重建。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5天已可正常下地行走活动。
据李光胜及胡敏医生介绍,这种手术方式切口小,约8-10cm,较传统手术20-30cm的切口小了约2-3倍;术中损伤组织少,唯一切断左侧腹部部分肌肉,腰大肌及腰方肌无任何切割或离断,对术后腰背肌力无任何影响;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较传统后路手术更少。术后第3-5天,患者就能下地行走,除伤口稍感疼痛外无任何其他不适;术后骨性融合后无后路手术带来的相关并发症。目前此类手术已在浙江、上海等较少数大医院开展,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医患的广泛认同。
李光胜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骨科脊柱外科技术创新跃上了新的台阶,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了本地区乃至本省同级医院的领先水平,为科室及医院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同时为脊柱肿瘤、结核、感染等需要前路手术治疗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案。新技术的开展,推进了学科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本地患者的就医,使患者在广安就能获得良好治疗。(李光胜 胡敏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