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郑先生是吸烟多年的老烟民,最近天气转凉,一直咳嗽,他以为是感冒,吃了一个多星期的感冒药也不见好转,接着又去打了点滴,结果不仅咳嗽没有好转,平时一口气可以爬四楼,现在还没上到二楼就气喘。郑先生去当地医院做了一个肺功能检查和肺部CT,竟然确诊了慢阻肺。
慢阻肺你肯定比较陌生,但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嘞些总耳熟了嘛?TA们都和慢阻肺脱不开关系!
慢阻肺,一亿的患病人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进行性气流阻塞所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患病率较高,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达13.6%,患者人数近1亿。
慢阻肺,早期症状容易搞混淆
慢阻肺高危因素有哪些?
▷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烟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气道管壁,抑制支气管黏膜纤毛的活动,影响肺泡作用,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职业暴露:暴露于职业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是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质(PM)和有害气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
▷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也参与慢阻肺的发病过程。
▷遗传因素: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与慢阻肺有关的基因位点众多。
哪些是慢阻肺高危人群?
▷ 年龄≥40岁。
▷ 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 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 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
▷ 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尤其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的地区。
▷ 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
▷ 在婴幼儿时期反复患下呼吸道感染。
▷ 居住在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使用燃煤、木柴取暖。
▷ 维生素A缺乏或者胎儿时期肺发育不良。
▷ 营养状况较差,体重指数较低。
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出现慢阻肺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金标准。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如何预防慢阻肺?
一.不吸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二.做好室内外空气污染防护,提倡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雾霾天气要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三.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或者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暴露。
四.注意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减轻支气管—肺发育阶段的异常损伤。
五.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急性加重。
确诊慢阻肺咋个办?
戒烟
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应该强烈鼓励和支持戒烟。健康教育、督导戒烟等方式可降低慢阻肺患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规范吸入治疗可以长期控制
吸入治疗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其疗效好而副作用低,因此目前被认为消除、慢阻肺治疗最有效的给药方式。
做好慢阻肺的日常管理
1.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呼吸方法训练
呼吸方法可选用以下一种或熟练后两种交替进行
2.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体力训练
▷ 有氧运动,例如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等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
▷ 常用的训练方式有步行、跑步、爬楼梯、平板运动、自行车、游泳或多种方式结合应用,其中自行车或步行是最常用的运动方式。耐力训练可提高慢阻肺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 开始时,每次运动 5~10 分钟,每天1~5 次,适应后延长至每次 20~30 分钟,每天 3~4 次。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一.学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简单的呼吸操等呼吸康复技能。
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呼吸道防护,戒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三.正确、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使用效果、操作方法和不良反应;定期到医疗机构或接受基层医生随访,每年至少做1次肺功能检查。
四.结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制氧机或呼吸机,储备急救药品。
五.要学会识别病情的急性加重,当近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既往明显加重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识别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22,42(24):1845-1863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23,43(2):132-149